窗体底端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不断对材料提出各种各样的新要求。
而高分子材料的出现逐渐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870年,美国人Hyatt
用硝化纤维素和樟脑制得的赛璐珞塑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人造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真正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方法有目的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1953年,德国科学家Zieglar意大利科学家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催化剂,大幅度地扩大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来源,得到了一大批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走人了千家万户,确立了合成高分子材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并且高分子材料资源丰富、原料广,轻质、高强度,成形工艺简易。很容易为人所用。
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讯速的发展,但目前业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之中的后起之秀,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棉、麻、丝、毛等天然高分子作丝织物材料。有些加工方法还改变了天然高分子的化学组成,如:天然橡胶硫化,皮革鞣制,天然纤维制成人造丝等。但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未能探究到高分子材料的本质。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萌芽于19世纪后期和20
世纪初。当时天然橡胶由异戊二烯,纤维素和淀粉由葡萄糖残体,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确立,使高分子的长链概念获得了公认,孕育了高分子的思想。1872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Bayer)首先发现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能迅速结成红褐色硬块或粘稠物,但因它们无法用经典方法纯化而停止试验。20世纪以后,苯酚已经能从煤焦油中大量获得,甲醛也作为防腐剂大量生产,因此二者的反应产物更加引人关注。
1907年贝克兰和他的助手不仅制出了绝缘漆,而且还制出了真正的合成可塑性材料—Bakelite,它就是人们熟知的“电木”、“胶木”或酚醛树脂。Bakelite一经问世,很快厂商发现,它不但可以制造多种电绝缘品,而且还日用品,于是一时间把贝克兰的发明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 20世纪30~40年代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创立时期。新的聚合物单体不断出现,具有工业化价值的高效催化聚合方法不断产生,加工方法及结构性能不断改善。美国化学家卡罗塞斯(W.H.Carothers)于1934年合成了优良纺织纤维的聚酰胺-66,尼龙(Nylon)是它在1939年投产时公司使用的商品名。这一成功不仅是合成纤维的第一次重大
突破,也是高分子材料科的重要进展。20世纪50年代是高分子工业的确立时期,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石油化工的发展为高分子材料开拓了新的丰富来源,人们把从煤焦油获得单体改为从石油得到,重要的烯烃(乙烯、丙烯)年产量为数级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由于出现了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出三种新型的定向聚合橡胶,
其中的顺丁橡胶,
由于它的优异性能,
到
20
世纪
80
年代产量已上升到仅次于丁苯橡胶的第
二位。
自
30
年代出现高分子合成技术到
60
年代实现大规模生产,
高分子材料虽然只有几十年
的历史,
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材料。
世界高分子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
一方面是由
于它们的优异性能使其在许多领域中找到了应用;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生产和应用所需的
投资比其他材料低
,
尤其比金属材料低许多,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到了
80
年代,工业发达
国家钢铁产量已衰退而塑料仍以高速度在发展。
在过去的
40
年里美国塑料的生产猛增了
100
倍。如果将生产量折成体积计算,塑料的生产已超过钢铁。
20
世纪末,高分子材料的总产
量已达
20
亿吨左右。在当前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讯乃至人类的生活中,高分子
材料与金属、陶瓷一起并列为三类最重要的材料。我国对于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自
50
年
代开始,主要是根据国内资源情况、
配合工业建设进行合成仿制,
建立测试表征手段,
在此
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生产和研究的技术力量,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60
年代为满足新技术
和高技术的需要,研制了大量特种塑料,如氟、硅高分子,耐热高分子及一般工程塑料,如
浇注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芳酰胺;大品种如顺丁橡胶。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
1965
年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结晶牛胰岛素
,
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
对于揭
开生命的奥秘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也获得较快发展,
研究了产品结构和性能
的关系。到了些年,高分子材料发展更是迅速,并且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
总结以上则高分子材料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5
世纪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
1839
年美国人
Charles Goodyear
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性能,
使它从
硬度较低、遇热发粘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材料。
1869
年
美国人
John Wesley Hyatt
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制
造出了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
“
赛璐珞
”
。
1887
年
法国人
Count Hilaire de Chardonnet
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
制得了第一
种人造丝。
1909
年
美国人
Leo Baekeland
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制造出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
——
酚醛树酯。
1920
年
德国人
H. Staudinger
发表了
“
关于聚合反应
”
的论文提出: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
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合)
,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高分
子或聚合物一词即源于此。
首次提出以共价键联结为核心的高分子概念,
加上他的高分子其
他方面的贡献,获得了
1953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无疑被公认为高分子科学的始祖。
1926
年瑞典化学家斯维德贝格等人设计出一种超离心机,
用它测量出蛋白质的分子量:
证明高分子的分子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
1926
年美国化学家
Waldo Semon
合成了聚氯乙烯,并于
1927
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1930
年
聚苯乙烯
(PS)
发明。
1932
年
H. Staudinger
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
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志。
1935
年
杜邦公司基础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部的
Wallace H. Carothers
合成出聚酰胺
66
,
即尼龙。尼龙在
1938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1930
年
德国人用金属钠作为催化剂,用丁二烯合成出丁钠橡胶和丁苯橡胶。
1940
年
英国人
T. R. Whinfield
合成出聚酯纤维(
PET
)
。
1940
年代
Peter Debye
发明了通过光散射测定高分子物质分子量的方法。
1948
年
Paul Flory
建立了高分子长链结构的数学理论。
1953
年德国人
Karl Ziegler
与意大利人
Giulio Natta
分别用金属络合催化剂合成了聚乙烯
与聚丙烯。
1955
年
美国人利用齐格勒
-
纳塔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
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
1956
年
Szwarc
提出活性聚合概念。高分子进入分子设计时代。
1971
年
S. L Wolek
发明可耐
300
℃高温的
Kevlar
。
1970
年以后
高分子合成新技术不断涌现,高分子新材料层出不穷。
至今为止,
由于高分子材料以其结构决定其性能,
对结构的控制和改性,
可获得不同特
性
。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易加工特点,使其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不可取
代的优异性能,
从而广泛用于科学技术、
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并已成为现代社会
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